|
项
目 推 荐 |
申请类别:实用新型 |
授权日期:2004-06-17 |
专
利 号:2004 2 0028023.5 |
专利权人:汤燮铭 |
合作方式:专利权转让 |
电 话:13270135813 |
传 真: |
邮政编码: |
电子信箱:2285619@163.com |
联系地址: |
网站地址:http:// |
|
|
项目介绍:超高压致死病毒且能够保留其免疫原性的机制:
自然界中的病毒从结构组成方面可分为无包膜病毒和有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的耐高压性比较强,故人们研究较多的是有包膜病毒。
对于有包膜病毒的热力致死主要是由于细胞膜结构破坏、酶失活、蛋白变性、DNA断裂损伤等原因造成,而其高压致死则主要由于超高压可引起病毒膜结构内部非共价键结合被破坏。膜衣壳蛋白亚单位之间解体,这种解体在减压以后又可以逆性重组,但由于病毒颗粒蛋白成分的复杂性,这种重组不能恢复如初,而使膜衣壳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引起膜结构转换,生物活性改变,病毒颗粒丧失感染性:同时又由于超高压并不破坏共价键,作为抗原的单个亚单位不破坏,故其免疫原性不变。Pontes等曾经用电镜,光谱分析等方法检测了轮状衣壳蛋白的重组现象[2.3.6.10]。Nakagami等也曾经报道,超高压可显著降低病毒颗粒对正常细胞的吸附能力,使其丧失感染性[4]。对于某些逆转录病毒如IIIV-1,它们的失活除由于以上原因,还有超高压破坏了逆转录酶,使其逆转录被抑制而致死[8]。总之,超高压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致死病毒,而在其导致病毒感染性大大降低的同时,病毒免疫原性不变。Jukicwicz[5]等也提出在灭活病毒的同时,病毒基因组不变,故不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背景介绍:水压病毒失活是一种使血浆及血液制品中病原体失活,同时保持产品治疗特性的新途径。
研究设计及方法:采用特设装置加压于带λ噬菌体的人类血浆。加压处理后测量噬菌体浓度及血浆蛋白质活性。
结果:λ噬菌体受压失活是病毒失活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提高压力并重复常压至高压的循环,失活效果更好。相反,血浆蛋白质碱性磷酸酶及总淀粉酶活性,经过高压处理后,保持其初始值,分别为29%和6%。经过10-20分钟左右的加压循环,血浆中的噬菌体浓度大约下降6个数量级。经过常温和高压处理,血浆蛋白质活性IgG,IgM,及X因子与原始值相比,分别为104%,89%和80%。
结论:高压过程有助于血浆中含蛋白质成分的病毒的失活。
通过对献血者的献血,及血液制品中病毒的检验,由血液及血液制品的使用所引起的危险已大大减轻。然而,该方法受以下几个方面限制:(1)现有的检验方式可能错漏某些感染部位,特别是血清转化前感染初期;(2)没有对所有已知病毒均有效的检验方法;(3)不能检测出新出现的病毒和微生物;(4)对新检验方法而言,成本惊人的高。因此,为得到低风险的血液供应,常规验血及血液检验必须与失活工艺相结合。
为减少感染风险,人们采用了许多失活工艺,像巴斯德杀菌法,溶剂/清洁剂处理法需要汇聚多达2000名献血者的血液,且对缺乏脂质双子膜的包膜状病毒无效。血浆制品经过处理后在临床应用前又必须把清洁剂或药剂分离出来。血透既慢且昂贵,且仅适用于高度纯净的血液制品。巴斯德杀菌法会改变蛋白质属性,故需添加稳定剂。而且,现行处理工艺潜在地降低血浆及血液制品中蛋白质的治疗特性。
|
点击:3218次 会员ID:
2285619 |
返回上一页
|
|
|